2022年4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考察时强调:“要巩固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成果,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用好海南琼崖纵队纪念场所、红色娘子军纪念园等红色资源,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创造、积累的先进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从琼崖纵队的浴血奋战到解放后的建设奋斗,三亚的红色文化沉淀着“敢闯敢试、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团结奋进”的精神密码。
今年是海南解放75周年,也是海南自贸港封关运作之年,弘扬好三亚的红色文化,既是传承历史根脉的必然要求,更能为自贸港建设注入强大的精神动力、文化活力与发展潜力。
三亚红色文化的 丰富内涵与深远价值
三亚的红色文化历史悠久,可追溯到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在大革命时期,三亚就有共产党人开展革命活动,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抗日战争时期,三亚人民积极投身抗日斗争,与日本侵略者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战斗。解放战争时期,三亚人民为琼崖纵队提供了有力支持,为海南的解放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在这一系列革命斗争中,三亚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红色文化,其内涵主要包括坚定的理想信念、英勇无畏的斗争精神、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怀和紧密的党群联系。
这些红色文化资源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从历史角度看,它是三亚人民奋斗历程的真实写照,记录了三亚在革命时期的重要事件和英雄人物,是研究三亚历史和海南革命史的重要资料。从文化角度讲,红色文化是三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丰富了三亚的文化内涵,展现了三亚独特的文化魅力。从精神层面而言,它所蕴含的精神力量能够激励当代人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勇往直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弘扬红色文化
对自贸港建设的重要作用
提供强大精神动力。自贸港建设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面临诸多挑战和困难。弘扬三亚红色文化,能够让广大建设者深刻领悟革命先辈们坚定的理想信念和英勇无畏的斗争精神,从而在自贸港建设中坚定信心,勇于创新,敢于担当。这种精神动力能够激发人们的工作热情和创造力,促使他们积极投身到自贸港建设的各项任务中,为实现自贸港建设目标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
丰富文化资源。海南自贸港建设不仅要在经济领域取得突破,还要在文化领域实现繁荣发展。三亚红色文化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资源,为自贸港的文化建设提供了丰富的素材。通过对红色文化的挖掘、整理和展示,可以打造具有三亚特色的红色文化旅游线路、红色文化主题公园等文化产品,吸引更多游客前来参观体验,提升三亚的文化影响力,推动自贸港文化产业的发展。
营造良好社会氛围。红色文化强调党群联系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弘扬三亚红色文化,有助于在社会上营造团结协作、互帮互助、积极向上的良好氛围。在自贸港建设过程中,这种良好的社会氛围能够促进各部门之间、各行业之间以及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形成强大的社会合力,共同推动自贸港建设顺利进行。
弘扬三亚红色文化的实践路径
加强红色文化教育。将三亚红色文化纳入学校教育体系,编写专门的教材和课程,通过课堂教学、实地参观、主题演讲等形式,让青少年深入了解三亚的红色历史,传承红色基因。同时,利用社区教育、干部培训等平台,开展红色文化教育活动,提高全体市民和干部对红色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增强文化自信。
加大红色资源保护与开发力度。对三亚的红色革命遗址、遗迹进行全面普查和登记,建立健全保护机制,加大资金投入,修缮和维护好这些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在保护的基础上,合理开发红色资源,打造一批具有代表性的红色文化旅游景点,如梅山老区革命烈士陵园、仲田岭革命根据地等等。通过开发红色旅游,不仅能够让游客亲身感受红色文化的魅力,还能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实现红色文化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创新红色文化传播方式。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如互联网、新媒体等手段,创新红色文化传播方式。制作红色文化主题的短视频、纪录片、动漫等,在各大网络平台上广泛传播,扩大红色文化的影响力。举办红色文化主题的文艺演出、展览、研讨会等活动,吸引更多人参与到红色文化的传承和弘扬中来。此外,还可以通过与国内外文化机构合作,开展红色文化交流活动,向世界各地充分展示三亚红色文化的独特魅力。
三亚的红色文化,是历史赋予的精神财富,更是自贸港建设的 “隐形引擎”。从仲田岭的烽火到自贸港的浪潮,变的是时代场景,不变的是 “奋斗、创新、团结” 的精神内核。唯有让红色基因融入自贸港建设的血脉,才能在开放发展中守住精神根脉,在攻坚克难中凝聚磅礴力量,让三亚不仅成为“宜居宜游宜业”的自贸港建设标杆,更成为红色文化传承创新的生动范本。(转自:三亚日报)